舉辦「觀音七」或「禪七」法會一直是上人多年來的心願!
於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八日,慈雲寺開啟了第一次的觀音七法會,白天人數約三百五十人,晚上參加者更是濟滿大殿,繞佛時都需繞到大殿迴廊,再進入殿堂。上人因為重視「觀音七」,因此每支香都必身心投入參與,躬身親為指導法會如法進行。
記得行香時,上人猶如觀世音菩薩,一小步一小步,亦步亦趨跟在大眾後面關照著;打地鐘總是配和著維那師父,鐘聲卻又如行雲流水;過堂時,也總要等到最後一位老菩薩食用完,才會叮囑維那師父結齋……
開示時,總常告誡大家:「修行『莫忘初衷』,『直心是道場』,要『時時勤扶拭,勿使惹塵埃』;處眾時,學習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,『入流忘所』保持單純的心,該什麼時候做什麼事,就要直下承當。」
今年觀音七法會時,上人略感不適,向大眾開示時說:「雖然我很想每支香都參與,但徒弟顧念師父,希望師父多休息,願意分擔代勞,因此我也很感激。」在弟子的認知裡:師父總是意志堅強,悲願深重,慈心廣大,彷彿是一位永遠佇立在慈雲寺,提供尋求庇護的嚴師慈父,是一位守護佛教永遠不會倒下的鐵人,但也因此疏忽而不以為意,不曾將上人告誡我「鐵人也會倒」的事實放在心上。
然而民國九十七年農曆七月二日,因緣和我們開了一個難以承受的大玩笑!上人背向我們的一大跨步,遙遠的……遙遠的……再也讓我們見不著,也跟不上了……
因想念師父而輾轉難眠的夜晚,聽到寺外的炮竹聲,才恍然記起今晚是人間中秋團圓的佳節,內心酸楚無比難以陳述。雖然圍繞著上人同享天倫的溫馨時光不再,但身為徒弟的我們終將會站?腳跟,隨順著師父的心願,在觀音七的法會中,帶領著上人口中的「古錐 ㄟ菩薩們」,一小步一小步,堅定的邁向菩薩六度萬行道上 ,乞願能報常寂光淨土中的師父,您養育、教育我們的恩情一分一毫,那麼,弟子們才會稍感心安。
而諸善知識、大德們,您們的一句:「你師父把你們教得很好!」的稱讚,也會是我們這些上人的弟子們最大的鼓勵。
最後,隨順上人法教 ,乞願護法龍天常擁護,佛光遍照四部洲,一切眾生晝夜六時恆吉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