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有一間舍,父母為修蓋。住了六十年,近來覺損壞。早擬移別處,事涉有憎愛。待它摧?時,彼此無妨礙。」吾師的示寂詮釋了佛經所言:「苦空無常,合者必離」的真諦,也活生生的為我們上了一課:人命只在呼吸間,把握當下這一刻才是最真實的。
師常說:「靠山山會倒,靠人人會倒。」這個世界上?有永?不變的東西,唯有依止佛陀的教理、言行和菩薩的行持才是真正的歸依處。也訓勉大家修行不要怕苦,只要信願行不退就能安住。言猶在耳,卻已天人永隔了。
天呀!您怎麼可以忍心的不說一聲就灑脫的走了呢?獨留孤稚一群於茫茫苦海中找不到慈父,從此天涯海角再也見不到您的?影了,痛哉!您曾說不要太重視這副臭皮囊,它只不過是借假修真方便而已,啊!莫非您早知度化緣盡,對這個色身不再執著了嗎?
您一直護佑著大家,對徒弟更是慈愛包容,即便有犯錯,只要誠摯懺悔改過就一切OK了,從不計較,寧願自身辛苦也不讓我們去染塵緣。最愉悅的事是跟您出門朝聖,除了重視品質,垂詢生活起居之外,
還一點點的探視大夥是否飽餐了?偶而也談笑風生,還會發給零用金哩!回來時總會貼心的帶一點小禮物犒賞住眾,每回我都偷偷會心一笑,嘿,原來他也有柔和風趣的一面。
這款的師父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吧!做您的弟子真的好幸福喔!天塌下來有您頂著,一切重責大任皆由您承擔,我們毋需憂慮,只要發心守本份的生活就行了。奈何天妒英才,這份福報竟是如此短暫像鏡花水月剎那消逝了,真是無語問蒼天!
投入佛門依止師父只因被他樸實無華,不譁眾取寵和不受名利羈絆、博學多聞的特質所攝受。「若人近賢良,譬如紙一張,以紙包麝香,因香而得香。」親近了良師善導才開啟了心靈的這盞明燈和對深奧佛理的契入。蒙師垂諭授余修持觀音耳根圓通法門,行止至今未敢變異,雖一事無成也算不違師教,亦足堪告慰矣!
每月初一、十五的巡寮是既期待又怕受傷的日子,難免因無明煩惱暗覆而迷失了。師會利用此機會語重心長,甚且疾言厲色的指正大家舉止、言行和修行各方面的缺失,殷切企盼大眾戒行更清淨,佛道更精湛。當然有時也會嫌嘮叨,但現今想再享受一頓挨刮的滋味,和聽幾句醍醐灌耳之語也無緣了,不勝唏噓!
您經年累月不辭辛勞演教宏宗,縱使身體有恙,仍然堅持不輟。「夙興夜寐為誰忙?眾生難度頗堪傷,迷諸塵勞性顛倒,耳提面命化無方。」這是您一生教化、宏法度眾的最佳寫照,它也將隨著您的西歸劃下了休止符!
師父,感謝您!給了我們安定的環境修道;感激您忠言逆耳的諄諄之語,啟迪了我們慒懂的心智;數不盡的感恩,最後也只得化為一縷縷的追憶了。師父,永別了!相信您此刻已在觀音座下稽首禮空王了!期待將來有一天能於清淨佛國,父子再重逢! |